深圳邦豪24小时热线

联系邦豪


  • 蓝经理:13823580543
  • QQ:1150441305
  • 微信:13823580543
  • 传真:0755-29179251
  • 邮箱:info@flypower-heatshrink.com
  •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宝南路77号

我国热缩材料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03 浏览次数:

热缩材料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Dole和Charlasby先后发现高能辐射可以使聚乙烯(PE)交联并导致材料性能改善,Charlasby进而发现交联的结晶聚合物具有“形状记忆效应”,从而奠定了开发热缩材料的基础。1959年,Charlasby与Pinner为美国瑞侃(Raychem)公司申请了第一篇聚乙烯热收缩管的专利权,开启了热缩材料这一新型材料应用的新纪元。

1958年,我国第一个高分子辐射化学研究室在长春应化所成立,率先在全国开展了辐射化学的基础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剂量学、辐射聚合、辐射接枝、辐射交联等辐射化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论文。

20世纪60年代末,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生产了少量第一代热缩套管用于我国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两弹一星试验成功后,中国科学院和部分高校参与两弹技术攻关的辐射化学研究人员筹建了我国第一个辐射中试基地,奠定了热收缩材料在我国研制生产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初,长春应化所积极承担了国家工程石油管路防腐工作,开展了辐射交联聚乙烯片、带、膜的研究,应用于石油输油管道防腐工程。

1983年,国家科委下达了组织热缩型交联电缆附件研制的攻关任务,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武汉高压研究所和吉林市辐射化学所联合攻关,开始了我国热缩材料制品研制和发展的新时代。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陆续研发生产出系列热缩电力电缆附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而后又组建了专业生产厂———长春热缩材料有限公司(CIAC),同时又研发生产了电工用热缩材料套管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1987年以来,国内热缩制品的生产数量和品种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热收缩材料的高附加值对制造厂家的刺激;民用、公用事业建设等需求充分显示了新材料的潜在市场很大;美国Raychem公司涉入,影响了国内的主要厂商,迫使大厂家连带一片,小厂群拥而上,形成了我国“热缩热”的局面。

随着“长春热缩”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科院第一家所办企业上市公司。“辐射交联热收缩材料研究生产及推广应用”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热缩材料行业实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cache
Processed in 0.040976 Second.